决赛都没进?陈磊执教清华大学,戳穿了多少混子主教练的真实水平

清华大学男篮爆冷出局,止步于CUBAL全国总决赛之前,令人扼腕叹息。这场令人大跌眼镜的失利,与赛前球迷们期待的“清北大战”梦碎,无疑让众多支持者感到无比失望。这场3分之差的败仗,究竟是何原因导致如此巨大的落差?许多球迷的目光,直指清华大学主教练陈磊。

事实上,论球员实力和资历,清华大学男篮理应是夺冠热门。其生源质量,堪称全国高校篮球界的巅峰。这支队伍的选拔标准之高,丝毫不亚于清华大学的文化课录取标准。近年来,那些没有直接进入职业联赛的优秀球员,几乎都被清华大学网罗,其中不乏邹阳、王岚嵚这样的准国家队甚至国家队级别的球员。王岚嵚更曾代表国家队征战索契,这样的球员储备,在国内高校中可谓独树一帜,其他大学,甚至包括北京大学,都难以望其项背。

如此强大的阵容,本应具备“垄断”CUBAL总冠军的实力。毕竟,篮球比赛的本质,归根结底是整体实力的较量。实力强劲的球队,最终往往能够笑到最后,这如同美国男篮长期称霸奥运赛场一样,实力决定一切。当然,即使是美国男篮,也曾因选人失误而遭遇过低谷。但自2008年奥运会以来,美国队始终坚持选拔最优秀的球员,五届奥运会,冠军奖杯从未旁落。

然而,清华大学男篮却未能延续这种强势。在6月18日结束的第25届CUBAL总决赛中,尽管广东工业大学以83-87战胜清华大学,首次夺得全国总冠军,陈国豪更是以30分的出色表现荣膺总决赛MVP,但清华大学随后在与华侨大学的比赛中却意外失利,甚至未能进入决赛。这接二连三的失利,无疑将清华大学男篮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颜面尽失。

展开全文

这并非简单的输球“甩锅”主教练,而是陈磊执教清华男篮的策略,饱受质疑。与华侨大学的比赛中,清华大学无论是内线还是外线,都占据明显优势。例如,刘庆文在内线对位球员身高至少高出10公分,体重也重达15公斤,这本应是轻松取胜的局面。然而,刘庆文却未能有效终结进攻,在野球场上,这恐怕会招来队友的怒斥。

如此明显的优势却未能转化为胜势,主教练陈磊难辞其咎。正常的战术安排,理应充分利用内线优势,猛攻篮下。然而,陈磊却偏要球员们练习中远距离投篮。这并非不可取,但技能的提升,应建立在球员掌握自身优势技能的基础上。现在,清华大学多名球员,都处于这种“样样通,样样不精”的尴尬境地。

陈磊的执教失误,也暴露了当前国内部分教练员的通病:凭借着曾经的职业球员经历,便自以为是地认为能够胜任主教练一职。这种想法过于简单甚至天真。职业球员或许能成为优秀的教练,但这并非必然。更重要的是,许多职业球员在球员时代,并非都具备高度的职业素养。清华大学男篮的失利,或许更值得我们反思国内高校篮球教练员的培养和选拔机制。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