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利斯·里德
威利斯·里德Willis Reed個人資料出生(1942-06-25)1942年6月25日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希科(Hico)逝世2023年3月21日(2023歲—03—21)(80歲) 美国德克薩斯州休士頓國籍 美国登錄身高6英尺10英寸(208厘米)登錄體重240磅(109公斤)職業資料大學格蘭布林州立大學(1960–1964)NBA選秀1964年 / 輪次:2 / 總順位:10被纽约尼克斯選中職業生涯1964年至1974年位置中锋號碼19生涯歷史球員時期:1964–1974紐約尼克教練時期:1977–1978紐約尼克1981–1985克瑞頓大學1985–1987亞特蘭大老鷹(助理)1987–1988沙加緬度國王(助理)1988–1989紐澤西籃網
生涯焦點與獎項
2×NBA總冠軍(1970(英语:1970 NBA Finals),1973(英语:1973 NBA Finals))
2×NBA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1970,1973)
NBA最有价值球员(1970)
7×NBA明星賽(1965–1971)
NBA全明星賽最有價值球員(1970)
NBA最佳陣容第一隊(1970)
4×NBA最佳陣容第二隊(1967–1969,1971)
NBA最佳防守陣容第一隊(1970)
NBA年度最佳新秀(1965)
NBA最佳新秀阵容(1965)
NBA50大巨星(1996)
NBA75大球星(2021)
19號球衣在紐約尼克退役
NBA生涯數據得分12,183(场均18.7)篮板8,414(场均12.9)助攻1,186(场均1.8)
NBA.com上的資料 Basketball-Reference.com上的資料篮球名人堂大学篮球名人堂于2006年入选
獎牌
代表 美国
1963年泛美运动会
篮球
小威利斯·瑞德(英語:Willis Reed, Jr.,1942年6月25日—2023年3月21日),美国NBA篮球运动员。职业生涯11年都效力於纽约尼克斯队,曾获1970年MVP,更于1970年和1973年夺得队史上迄今为止仅有的两座总冠军。在1970年总决赛第七场比赛中,他身负重伤仍坚持出战,激发球队以高昂的士气赢下决战,被NBA官方评为联盟季后赛历史上(截至2006年)第三伟大的时刻。退役后入选篮球名人堂、NBA50周年50大巨星、NBA75周年75大球星。他的19号球衣是尼克斯队史上第一件退役的球衣。
早年经历[编辑]
1942年,威利斯·里德出生于路易斯安那州希科(Hico),是家中的独生子。到上学的年龄时,他随父母搬到离希科不远的伯尼斯,在种族隔离时代的南方长大。高中时,他在当地的黑人学校就读,而后进入州内的传统黑人大学格兰布林学院,主修体育教育。大学四年中,他带领球队三次打入NAIA锦标赛(英语:NAIA男子篮球锦标赛),并获得1961年冠军和1963年季军。[1][2][3]
大学期间,里德还参加了多项国际赛事。1963年,他代表美国队参加了在巴西圣保罗接连举办的泛美运动会和世界锦标赛,分别获第一名和第四名。他还参加了1964年奥运会代表队的选拔,但遗憾未能入选。[1][4][5]
职业生涯[编辑]
在1964年NBA选秀大会中,纽约尼克斯队在第一轮第一顺位选中吉姆·巴恩斯,在第二轮第一顺位选中威利斯·里德。巧合的是,在当年的奥运会代表队选拔中,正是巴恩斯击败里德,获得了参赛资格。但在职业赛场上,里德表现更为出众,新秀赛季就成为队内得分王、篮板王,入选全明星赛,荣膺年度最佳新秀。[1][6]
1965-66赛季中途,球队交易来了全明星中锋沃尔特·贝拉米,里德于是改打大前锋,与贝拉米组成双塔。之后几个赛季,里德连续入选全明星赛和联盟最佳陣容二隊,但在季后赛中都未能有更大突破。[6][7]
1968-69赛季中途,球队用贝拉米交易来了全明星前锋戴夫·德布歇尔,里德重新回到中锋位置。交易之后球队36胜11负,展现出良好的化学反应。季后赛首轮,尼克斯4比0横扫了由当季MVP韦斯·昂塞尔德领衔的联盟第一巴尔的摩子弹队。东部决赛中,球队遗憾不敌波士顿凯尔特人,目送比尔·拉塞尔赢得自己最后一枚总冠军戒指。[7][8]
1969-70赛季,里德和尼克斯迎来了成功。球队以23胜1负开局,包括创联盟纪录的18连胜,最终以60胜22负、联盟第一的成绩结束常规赛。里德荣膺常规赛MVP、全明星赛MVP,入选最佳阵容一队、最佳防守陣容一隊。季后赛中,尼克斯先是4比3击败昂塞尔德率领的巴尔的摩子弹,再以4比1战胜卢·阿尔辛多领衔的密尔沃基雄鹿,闯入总决赛,对阵拥有威尔特·张伯伦、杰里·韦斯特、埃尔金·贝勒的洛杉矶湖人。[6][7][9]
总决赛的前四场,里德场均得到31.8分、15个篮板。但第五战比赛开场不久,里德就因伤退出了比赛,赛后诊断为大腿肌肉撕裂。他缺席了第六场比赛,张伯伦当场砍下45分。第七场比赛前,里德是否会出战始终是个未知数。开场跳球前十分钟,里德突然出现,穿过球员通道走入场内,引发纽约主场观众山呼海啸般的喝彩。他一瘸一拐地出战了27分钟,投进了球队的头两个进球,并在防守端与张伯伦顽强地抗衡。尼克斯全队士气高昂,在沃尔特·弗雷泽带领下以113比99获胜,夺得队史上第一座总冠军。里德荣膺總決賽MVP。[7][10]
1970-71赛季,里德和尼克斯队继续保持着竞争力,但在东部决赛中遭子弹队复仇。1971-72赛季,里德由于膝伤,只打了11场常规赛,缺席了整个季后赛。尼克斯队凭借团队实力再次打入总决赛,最终不敌湖人队。[6][7]
1972-73赛季,里德从伤病中复出,但状态大幅度下滑,常规赛场均只得11分,季后赛前两轮场均仅得10.8分。但在总决赛里,面对老对手湖人队,里德场均得到16.4分、9.2篮板,力助球队再次夺冠,个人也再获總決賽MVP。[6]
1973-74赛季,里德再度为膝伤所困扰,只打了19场常规赛和11场季后赛,随后悄然退役。当时他与球队的合同还剩一年,尼克斯全额支付了他最后一年的薪水。[6][11]
用来概括里德球员生涯的字眼听起来老套,但恰如其分:坚忍、自尊、高尚、责任、努力和勇敢。十年里,他日复一日地在球场上践行这些品质,最终凝结为1970年NBA总决赛第七场比赛开始时那激动人心的几分钟。——NBA[7]
赛场风格[编辑]
在进攻端,里德既可以在篮下靠身体和手感得分,也有一手招牌的15英尺中距离左手跳投。他也能在无球时为团队做出贡献,为队友提供优质的挡拆掩护。在防守端,他擅长镇守中路,与弗雷泽、德布歇尔等防守专家搭档,让尼克斯在六个赛季中五次防守联盟第一。[7]
荣耀[编辑]
1976年10月21日,里德的19号球衣成为纽约尼克斯队史上第一件退役球衣。[1]截至2023年,他是队史唯一一位MVP[12]、唯一一位总决赛MVP[13],总出场数第八、总得分第三、总篮板球第二[14],单赛季总篮板数[15]、单场篮板球[16]、季后赛单场篮板球[17]的纪录保持者。
1982年,里德以球员身份入选篮球名人堂。[18]1996年,获选为NBA50周年50大巨星。[19]2021年,获选为NBA75周年75大巨星。[20]
2006年,NBA评出60周年季后赛60大时刻,里德带伤出战总决赛第七战的表现位居第三。[21]
从2021-22赛季开始,NBA为各赛区冠军增设奖杯,其中西南赛区奖杯被命名为威利斯·里德杯。[22]
退役后[编辑]
里德退役后先过了几年打猎、钓鱼的休闲生活,然后回到了篮球世界。1977年,他出任尼克斯队的主教练,执教了一个完整赛季,在第二个赛季6胜8负开局后下课。之后他在圣约翰大学担任助理教练,1981年起在克雷顿大学担任了四个赛季的主教练。1985年,他回到NBA,先后担任过亚特兰大老鹰队和萨克拉门托国王队的助理教练。1987-88赛季中途,他接手新泽西网队的主教练位置,又执教一个完整赛季后,转入球队管理层,先后出任球队总经理、篮球事务高级副总裁。2003年,他回到尼克斯队担任顾问。2004年,为了便于照顾年迈体弱的母亲,他加入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黄蜂队,担任篮球事务高级副总裁,至2007年正式退休。[1][7][11]
2023年3月21日,里德去世,享年80岁。[1]
个人生活[编辑]
里德在读大学时与杰拉尔丁(Geraldine)结婚,两人育有一子一女,后于1970年离婚。他的第二任妻子是盖尔·肯尼迪(Gale Kennedy)。[1][11]
數據[编辑]
NBA常規賽场均數據[编辑]
赛季
球队
出賽
首發
上場時間(分钟)
投籃命中率
三分球命中率
罰球命中率
籃板
助攻
抢断
盖帽
得分
1964–65
纽约尼克斯
80
-
38.0
43.2%
-
74.2%
14.7
1.7
-
-
19.5
1965–66
纽约尼克斯
76
-
33.4
43.4%
-
75.7%
11.6
1.2
-
-
15.5
1966–67
纽约尼克斯
78
-
36.2
48.9%
-
73.5%
14.6
1.6
-
-
20.9
1967–68
纽约尼克斯
81
-
35.5
49.0%
-
72.1%
13.2
2.0
-
-
20.8
1968–69
纽约尼克斯
82
-
37.9
52.1%
-
74.7%
14.5
2.3
-
-
21.1
1969–70
纽约尼克斯
81
-
38.1
50.7%
-
75.6%
13.9
2.0
-
-
21.7
1970–71
纽约尼克斯
73
-
39.1
46.2%
-
78.5%
13.7
2.0
-
-
20.9
1971–72
纽约尼克斯
11
-
33.0
43.8%
-
69.2%
8.7
2.0
-
-
13.4
1972–73
纽约尼克斯
69
-
27.2
47.4%
-
74.2%
8.6
1.8
-
-
11.0
1973–74
纽约尼克斯
19
-
26.3
45.7%
-
79.2%
7.4
1.6
0.6
1.1
11.1
职业生涯[6]
650
-
35.5
47.6%
-
74.7%
12.9
1.8
0.6
1.1
18.7
NBA季後賽场均数据[编辑]
赛季
球队
出賽
首發
上場時間(分钟)
投籃命中率
三分球命中率
罰球命中率
籃板
助攻
抢断
盖帽
得分
1966–67
纽约尼克斯
4
-
37.0
53.8%
-
96.0%
13.8
1.8
-
-
27.5
1967–68
纽约尼克斯
6
-
35.0
54.1%
-
73.3%
10.3
1.8
-
-
21.3
1968–69
纽约尼克斯
10
-
42.9
51.0%
-
78.6%
14.1
1.9
-
-
25.7
1969–70
纽约尼克斯
18
-
40.7
47.1%
-
73.7%
13.8
2.8
-
-
23.7
1970–71
纽约尼克斯
12
-
42.0
41.3%
-
66.7%
12.0
2.3
-
-
15.7
1972–73
纽约尼克斯
17
-
28.6
46.6%
-
85.7%
7.6
1.8
-
-
12.5
1973–74
纽约尼克斯
11
-
12.0
37.8%
-
60.0%
2.0
0.4
0.2
0.0
3.4
职业生涯[6]
78
-
33.9
47.4%
-
76.5%
10.3
1.9
0.2
0.0
17.4
NBA執教数据[编辑]
赛季
隊伍
常規賽
季後賽
场次
勝
負
勝率
排名
勝
負
最远阶段
1977–78
纽约尼克斯
82
43
39
52.4%
东区第5名
2
4
第二轮
1978–79
纽约尼克斯
14
6
8
42.9%
-
-
-
-
1987–88
紐澤西籃網
28
7
21
25.0%
东区第11名
-
-
-
1988–89
紐澤西籃網
82
26
56
31.7%
东区第11名
-
-
-
總計[23]
206
82
124
39.8%
2
4
第二轮
參考文獻[编辑]
^ 1.0 1.1 1.2 1.3 1.4 1.5 1.6 Harvey Araton. Willis Reed, Hall of Fame Center for Champion Knicks, Dies at 80. New York Times. 2023-03-21 [2023-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3) (英语).
^ Remembering Willis Reed. Grambling State University. [2023-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9) (英语).
^ NAIA Division I Men's Basketball (PDF). 2008-12-2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5-23) (英语).
^ Fourth Pan American Games -- 1963. USA Basketball. 2010-01-10 [2023-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7) (英语).
^ Fourth World Championship -- 1963. USA Basketball. 2010-01-10 [2023-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5) (英语).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Willis Reed Stats. Basketball Reference. [2023-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07) (英语).
^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Legends profile: Willis Reed. NBA. [2023-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2) (英语).
^ 1968-69 New York Knicks Roster and Stats. Basketball Reference. [2023-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4) (英语).
^ 1969-70 New York Knicks Roster and Stats. Basketball Reference. [2023-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24) (英语).
^ The 60 Greatest Playoff Moments: Reed Inspires Knicks to Victory. NBA.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04) (英语).
^ 11.0 11.1 11.2 Tony Kornheiser.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Willis. New York Times. 1977-10-16 [2023-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8).
^ NBA MVP Award Winners. NBA. [2023-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3) (英语).
^ NBA Finals MVP Award Winners. NBA. [2023-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3) (英语).
^ New York Knicks Career Leaders. Basketball Reference. [2023-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1) (英语).
^ New York Knicks Season Leaders. Basketball Reference. [2023-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9) (英语).
^ Most Rebounds in a Game by a Knick. StatMuse(英语:StatMuse). [2023-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7) (英语).
^ Most Rebounds in a Playoff Game by a Knick. StatMuse(英语:StatMuse). [2023-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7) (英语).
^ Willis Reed. Basketball Hall of Fame. [2023-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0) (英语).
^ NBA at 50: Top 50 Players. NBA. [2023-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0) (英语).
^ NBA 75th Anniversary Team announced. NBA. 2021-10-22 [2023-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0) (英语).
^ The 60 Greatest Playoff Moments. NBA.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6-15) (英语).
^ NBA unveils new trophies for division winners named after 6 NBA legends. NBA. 2022-04-11 [2023-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2) (英语).
^ Willis Reed Coaching Record. Basketball Reference. [2023-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8) (英语).
外部链接[编辑]
NBA.com:威利斯·里德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语)
篮球名人堂:威利斯·里德(英语)
Basketball-Reference.com:威利斯·里德(英语)
查论编1964年NBA选秀地缘选秀
乔治·威尔逊
沃尔特·哈泽德
第一轮
吉姆·巴恩斯
乔·考德威尔
加里·布拉德斯
盧克·傑克森
杰夫·穆林斯
Barry Kramer(英语:Barry Kramer)
梅尔·康茨
第二轮
威利斯·里德
萊斯·亨特
Paul Silas(英语:Paul Silas)
Ira Harge(英语:Ira Harge)
Cotton Nash(英语:Cotton Nash)
霍華德·科密維斯
巴德·科普尔
Bill Chmielewski(英语:Bill Chmielewski)
罗恩·伯纳姆
第三轮
瓦利·琼斯
杰里·斯隆
拉里·琼斯
麦科伊·麦克勒莫尔
史蒂夫·考汀
约翰·汤普森 (篮球运动员)(英语:John Thompson (basketball))
第四轮
弗雷迪·克劳福德
吉姆·戴维斯
汉克·芬克尔
哈罗德·海尔斯顿
第七轮
戴维·李
查论编NBA年度最佳新秀1950年代
1953年:唐·曼尼克
1954年:雷·菲利克斯
1955年:鮑伯·佩提特
1956年:莫里斯·斯托克斯
1957年:湯姆·海因索恩
1958年:伍迪·索德贝里
1959年:艾爾金·貝勒
1960年代
1960年:威爾特·張伯倫
1961年:奥斯卡·罗伯逊
1962年:華特·貝拉米
1963年:特里·狄辛格
1964年:杰里·卢卡斯
1965年:威利斯·瑞德
1966年:瑞克·貝瑞
1967年:大衛·賓恩
1968年:厄爾·孟洛
1969年:威斯·安索
1970年代
1970年:卡里姆·阿卜杜勒-贾巴尔
1971年:戴夫·考恩斯
吉奧夫·皮特里
1972年:西德尼·威克斯
1973年:鮑伯·麥卡杜
1974年:厄尼·迪格雷戈里奥
1975年:賈马尔·威尔克斯
1976年:阿爾萬·亞當斯
1977年:阿德里安·丹特利
1978年:沃尔特·戴维斯
1979年:菲爾·福特
1980年代
1980年:賴瑞·柏德
1981年:达雷尔·格里菲思
1982年:巴克·威廉姆斯
1983年:特里·卡明斯
1984年:雷夫·辛普森
1985年:麥可·喬丹
1986年:派屈克·尤英
1987年:扎克·珀森
1988年:马克·杰克逊
1989年:米奇·里奇蒙德
1990年代
1990年:大卫·罗宾逊
1991年:德里克·科尔曼
1992年:拉里·约翰逊
1993年:沙奎尔·奥尼尔
1994年:克里斯·韋伯
1995年:格兰特·希尔
贾森·基德
1996年:戴蒙·史陶德邁爾
1997年:艾倫·艾佛森
1998年:蒂姆·邓肯
1999年:文斯·卡特
2000年代
2000年:埃尔顿·布兰德
史蒂夫·弗朗西斯
2001年:迈克·米勒
2002年:保罗·加索尔
2003年:阿玛雷·斯塔德迈尔
2004年:勒布朗·詹姆斯
2005年:埃米卡·奥卡福
2006年:克里斯·保羅
2007年:布蘭頓·羅伊
2008年:凱文·杜蘭特
2009年:德里克·罗斯
2010年代
2010年:泰瑞克·埃文斯
2011年:布莱克·格里芬
2012年:凯里·欧文
2013年:达米恩·利拉德
2014年:麥可·卡特-威廉斯
2015年:安德鲁·威金斯
2016年:卡爾-安東尼·唐斯
2017年:麥爾坎·波格登
2018年:賓·施蒙斯
2019年:卢卡·东契奇
2020年代
2020年:賈·莫蘭特
2021年:拉梅洛·鮑爾
2022年:史考提·巴恩斯
2023年:保罗·班凯罗
2024年:維克托·文班亞馬
2025年:斯蒂芬·卡斯尔(英语:Stephon Castle)
查论编NBA50大巨星
卡里姆·阿卜杜勒-贾巴尔
奈特·阿奇博尔德
保罗·阿里金
查尔斯·巴克利
里克·巴里
埃尔金·贝勒
戴夫·宾
拉里·伯德
威尔特·张伯伦
鲍勃·库锡
戴夫·考恩斯
比利·坎宁安
戴夫·德布斯切尔
克莱德·德雷克斯勒
朱利叶斯·欧文
帕特里克·尤因
沃尔特·弗雷泽
乔治·格温
哈尔·格里尔
约翰·哈夫利切克
埃尔文·海耶斯
魔术师约翰逊
萨姆·琼斯
迈克尔·乔丹
杰里·卢卡斯
卡爾·馬龍
摩西·马龙
皮特·马拉维奇
凯文·麦克海尔
乔治·迈肯
厄尔·门罗
哈基姆·奥拉朱旺
沙奎尔·奥尼尔
罗伯特·帕里什
鲍勃·佩蒂特
斯科蒂·皮蓬
威利斯·里德
奥斯卡·罗伯逊
大卫·罗宾逊
比尔·拉塞尔
多尔夫·谢伊斯
比尔·沙尔曼
约翰·斯托克顿
伊塞亚·托马斯
内特·瑟蒙德
韦斯·昂塞尔德
比尔·沃顿
杰里·韦斯特
兰尼·威尔肯斯
詹姆斯·沃西
查论编NBA75大球星
卡里姆·阿卜杜勒-贾巴尔
雷·阿伦
揚尼斯·安戴托昆波
卡梅隆·安东尼
奈特·阿奇博尔德
保罗·阿里金
查尔斯·巴克利
里克·巴里
埃尔金·贝勒
戴夫·宾
拉里·伯德
科比·布莱恩特
威尔特·张伯伦
鲍勃·库锡
戴夫·考恩斯
比利·坎宁安
斯蒂芬·库里
安東尼·戴維斯
戴夫·德布斯切尔
克莱德·德雷克斯勒
蒂姆·邓肯
凯文·杜兰特
朱利叶斯·欧文
帕特里克·尤因
沃尔特·弗雷泽
凯文·加内特
乔治·格温
哈尔·格里尔
詹姆斯·哈登
约翰·哈夫利切克
埃尔文·海耶斯
艾倫·艾佛森
勒布朗·詹姆斯
魔术师约翰逊
萨姆·琼斯
迈克尔·乔丹
贾森·基德
科怀·伦纳德
達米安·里拉德
杰里·卢卡斯
卡爾·馬龍
摩西·马龙
皮特·马拉维奇
鮑伯·麥卡杜
凯文·麦克海尔
乔治·迈肯
雷吉·米勒
厄尔·门罗
史蒂夫·纳什
德克·诺维茨基
哈基姆·奥拉朱旺
沙奎尔·奥尼尔
罗伯特·帕里什
克里斯·保罗
加里·佩顿
鲍勃·佩蒂特
保罗·皮尔斯
斯科蒂·皮蓬
威利斯·里德
奥斯卡·罗伯逊
大卫·罗宾逊
丹尼斯·罗德曼
比尔·拉塞尔
多尔夫·谢伊斯
比尔·沙尔曼
约翰·斯托克顿
伊塞亚·托马斯
内特·瑟蒙德
韦斯·昂塞尔德
德维恩·韦德
比尔·沃顿
杰里·韦斯特
拉塞尔·威斯布鲁克
兰尼·威尔肯斯
多米尼克·威尔金斯
詹姆斯·沃西
查论编NBA全明星賽最有價值球員1950年代
1951年:麥考利
1952年:阿里金
1953年:迈肯
1954年:库锡
1955年:沙尔曼
1956年:佩蒂特
1957年:库锡
1958年:佩蒂特
1959年:贝勒
佩蒂特
1960年代
1960年:張伯倫
1961年:罗伯逊
1962年:佩蒂特
1963年:拉塞尔
1964年:罗伯逊
1965年:盧卡斯
1966年:阿德里安·史密斯
1967年:巴里
1968年:格里爾
1969年:罗伯逊
1970年代
1970年:里德
1971年:威尔肯斯
1972年:韦斯特
1973年:考恩斯
1974年:兰尼爾
1975年:費雷澤
1976年:賓
1977年:J.欧文
1978年:R.史密斯
1979年:大衛·湯普森
1980年代
1980年:格温
1981年:阿奇博尔德
1982年:伯德
1983年:J.欧文
1984年:托马斯
1985年:桑普森
1986年:托马斯
1987年:錢伯斯
1988年:乔丹
1989年:K.馬龍
1990年代
1990年:约翰逊
1991年:巴克利
1992年:约翰逊
1993年:斯托克顿
K.馬龍
1994年:皮蓬
1995年:里奇蒙德
1996年:乔丹
1997年:萊斯
1998年:乔丹
1999年:停辦
2000年代
2000年:奥尼尔
鄧肯
2001年:艾弗森
2002年:布莱恩特
2003年:加內特
2004年:奥尼尔
2005年:艾弗森
2006年:詹姆斯
2007年:布莱恩特
2008年:詹姆斯
2009年:布莱恩特
奥尼尔
2010年代
2010年:韦德
2011年:布莱恩特
2012年:杜蘭特
2013年:保羅
2014年:K.欧文
2015年:威斯布鲁克
2016年:威斯布鲁克
2017年:戴維斯
2018年:詹姆斯
2019年:杜蘭特
2020年:伦纳德
2020年代
2021年:安戴托昆波
2022年:科里
2023年:塔圖姆
2024年:里拉德
2025年:科里
查论编NBA最有价值球员1950年代
1956:佩提特
1957:庫西
1958:羅素
1959:佩提特
1960年代
1960:張伯倫
1961:羅素
1962:羅素
1963:羅素
1964:羅伯森
1965:羅素
1966:張伯倫
1967:張伯倫
1968:張伯倫
1969:安索
1970年代
1970:瑞德
1971:贾巴尔
1972:贾巴尔
1973:考文斯
1974:贾巴尔
1975:麥卡杜
1976:贾巴尔
1977:贾巴尔
1978:華頓
1979:M. 馬龍
1980年代
1980:贾巴尔
1981:厄文
1982:M. 馬龍
1983:M. 馬龍
1984:柏德
1985:柏德
1986:柏德
1987:強森
1988:喬登
1989:強森
1990年代
1990:強森
1991:喬登
1992:喬登
1993:巴克利
1994:歐拉朱萬
1995:羅賓森
1996:喬登
1997:K. 馬龍
1998:喬登
1999:K. 馬龍
2000年代
2000:奥尼尔
2001:艾佛森
2002:鄧肯
2003:鄧肯
2004:賈奈特
2005:纳什
2006:纳什
2007:諾威斯基
2008:布萊恩
2009:詹姆斯
2010年代
2010:詹姆斯
2011:罗斯
2012:詹姆斯
2013:詹姆斯
2014:杜蘭特
2015:科里
2016:科里
2017: 衛斯特布魯克
2018:哈登
2019: 安戴托昆波
2020年代
2020: 安戴托昆波
2021:約基奇
2022:約基奇
2023:恩比德
2024:約基奇
2025:吉爾傑斯-亞歷山大
查论编NBA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1960年代
1969: 威斯特
1970年代
1970: 瑞德
1971: 阿布都-賈霸
1972: 張伯倫
1973: 瑞德
1974: 哈夫利切克
1975: 貝瑞
1976: 懷特
1977: 沃尔顿
1978: 昂塞尔德
1979: D.強森
1980年代
1980: 魔术师约翰逊
1981: 麦克斯维尔
1982: 魔术师约翰逊
1983: 摩西·馬龍
1984: 柏德
1985: 阿布都-賈霸
1986: 柏德
1987: 魔术师约翰逊
1988: 沃西
1989: 杜馬斯
1990年代
1990: 湯瑪斯
1991: 喬登
1992: 喬登
1993: 喬登
1994: 歐拉朱萬
1995: 歐拉朱萬
1996: 喬登
1997: 喬登
1998: 喬登
1999: 鄧肯
2000年代
2000: 歐尼爾
2001: 歐尼爾
2002: 歐尼爾
2003: 鄧肯
2004: 比卢普斯
2005: 鄧肯
2006: 韋德
2007: 帕克
2008: 皮爾斯
2009: 布赖恩特
2010年代
2010: 布赖恩特
2011: 诺维茨基
2012: 詹姆斯
2013: 詹姆斯
2014: 倫納德
2015: 伊格達拉
2016: 詹姆斯
2017:杜兰特
2018:杜兰特
2019: 倫納德
2020年代
2020: 詹姆斯
2021:安戴托昆波
2022:居里
2023:约基奇
2024:布朗
2025:吉尔杰斯-亚历山大
查论编紐約尼克1969-70赛季NBA總冠軍
巴尼特 |
鲍曼 |
布拉德利 |
德布斯切尔 |
弗雷泽 |
霍斯凱特 |
梅 |
里德 (总决赛MVP) |
莱尔登 |
拉塞尔 |
斯塔沃斯 |
沃伦 |
教练 霍尔兹曼
查论编纽约尼克斯1972-73赛季NBA总冠军
巴尼特 |
毕比 |
布拉德利 |
德布斯切尔 |
弗雷泽 |
贾内利 |
杰克逊 |
卢卡斯 |
梅明格 |
门罗 |
里德 (总决赛MVP) |
温格 |
教练 霍尔兹曼
查论编纽约尼克斯历任主教练
科哈兰 (1946–1947)
雷普奇克 (1947–1956)
包瑞勒 (1956–1958)
列文 (1958–1959)
布劳恩 (1959–1961)
多诺万 (1961–1965)
加勒廷 (1965)
马奎尔 (1965–1967)
霍尔兹曼 (1967–1977)
里德 (1977–1978)
霍尔兹曼 (1978–1982)
胡比·布朗 (1982–1986)
希尔 (1986–1987)
皮蒂诺 (1987–1989)
杰克逊 (1989–1990)
麦克劳德 (1990–1991)
莱利 (1991–1995)
老尼尔森 (1995–1996)
范甘迪 (1996–2001)
切尼 (2001–2004)
威廉姆斯 # (2004)
威尔肯斯 (2004–2005)
威廉姆斯 # (2005)
拉里·布朗 (2005–2006)
托马斯 (2006–2008)
德安东尼 (2008–2012)
伍德森 (2012–2014)
费舍尔 (2014–2016)
蘭比斯 # (2016)
霍納塞克 (2016–2018)
費茲戴爾 (2018–2019)
米勒 # (2019)
希伯杜 (2020–2025)
布朗(2025 -)
井号(#)代表临时主教练
查论编布鲁克林篮网历任主教练扎斯洛夫斯基 • 拉雷塞 • 卡尼塞卡 • 洛克里 • 麦克金南 • 布朗 • 布莱尔 • 艾贝克 • 沃尔 • 麦克金南 • 里德 • 费奇 • 戴利 • 比尔德 • 卡利帕里 • 凯西 • 斯科特 • 弗兰克 • 范德維奇 • 約翰遜 • 卡莱西莫 • 基德 • 霍林斯 • 布朗 • 阿特金森 • 沃恩 • 纳什 • 沃恩 • 奧利
规范控制数据库 国际
FAST
ISNI
VIAF
WorldCat
各地
德国
美国